当前位置:77读书网>言情>修仙修傻了> 第326章 镜中人 镜像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6章 镜中人 镜像劫(2 / 2)

“春桃……是我对不住你。”周员外看着镜中丫鬟,忽然老泪纵横,“当年我若信你一回,你也不至于……”

话音刚落,镜面的裂痕竟开始愈合,丫鬟的脸逐渐柔和,化作一缕青烟散去。周员外右脸的“怪相”也随之消失,镜中重新映出他苍老却平和的面容。小普这才发现,镜子里的员外左眼角有颗泪痣,竟和镜中老僧的泪痣一模一样。

“原来‘镜像劫’是心里的债。”小普恍然大悟。回去的路上,他望着天上的残月,想起自己镜中的老僧相——那滴泪,会不会是因为没能度尽众生?

次日清晨,小普去禅房找师父,却在门口听见师父与人说话:“那孩子资质虽好,却总被‘我相’困住。镜中双生,其实是提醒他‘无我’之境……”

他心头一震,忽然想起《金刚经》里的“无我相,无人相”,原来师父早就知道,镜中的“老僧”不是别人,正是被“执念”困住的自己。所谓“镜像劫”,不过是心猿意马的投影,就像对着水面皱眉,看见的只会是扭曲的脸。

小普回到自己的寮房,取出一面小铜镜。他盯着镜中的自己,慢慢转动角度,直到左脸和右脸重合——奇妙的是,当他放下“分别心”去看时,镜中人竟变得模糊起来,只剩下一双眼睛,明亮如星。

“原来‘我’不在左脸,也不在右脸,在这双能看见慈悲的眼睛里。”小普轻声说。他想起周员外痛哭的模样,想起婴灵钻进怀里的温热,忽然明白:灵魂从来没有固定的“样子”,当你执着于“我是谁”时,就像用手去抓水中月,只会搅碎平静的湖面。

午后,小普去井边打水,故意绕到那面“照心镜”所在的偏殿。镜子已经被红布重新盖好,他隔着红布摸了摸镜面,忽然感觉指尖传来一丝清凉,像是有人在镜中轻轻触碰他的手。

“谢谢你,让我看见自己。”小普对着镜子合十。

他知道,这面镜子照见的不是“鬼”,而是人心深处的光明与阴影——就像每个人的灵魂都有两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而修行的意义,就是让天使战胜魔鬼,让光明驱散阴影。

晚上打坐时,小普特意观想“镜中双生”的画面。他看见年轻的自己和老僧重叠,渐渐化作一道光,光里有无数个“自己”,有的在抄经,有的在救人,有的在微笑,有的在流泪。这些“自己”最终融为一体,变成了一面透明的镜子,照见十方世界,却不留下任何痕迹。

“原来‘无我’不是消失,是成为万物的镜子。”小普睁开眼睛,窗外的银杏叶正簌簌落下,像金色的蝴蝶。

他捡起一片叶子放在掌心,叶面上的叶脉清晰如网,却又薄如蝉翼——这何尝不是一面镜子?

照见春天的萌发,夏天的繁茂,秋天的凋零,却始终保持着生命的本真。

次日,小普去给周员外送平安符,路过镇口时看见一个乞丐抱着病孩乞讨。

他毫不犹豫地掏出随身的银两,又脱下僧袍给孩子盖上。乞丐连连磕头,小普却看见孩子眼中倒映着自己的脸——那是一张带着微笑的脸,左脸右脸毫无分别,只有满满的关切与温柔。

“原来真正的‘我’,不在镜子里,在别人的眼睛里。”小普摸摸孩子的头,忽然觉得心里一片澄明。

他终于明白,当你不再执着于“我的灵魂是什么样子”时,灵魂就会化作春风、化作细雨、化作他人眼中的光,无处不在,又无形无相。

就像师父说的:“破镜方能照见真心,无我才能遍满虚空。”

小普望着远处的灵山,山顶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汇成细细的溪流。那溪流穿过岩石、绕过树木,最终汇入江河——这不就是灵魂的旅程吗?从“我”的小池塘,流向“众生”的大海,在流动中忘记自己,却又在每一朵浪花里,看见了整个世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77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