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77读书网>言情>修仙修傻了> 第125章 识本达源悟无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识本达源悟无为(1 / 2)

老子见二人有所悟,继而又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怡宝问道:“老君,何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者如何能克刚耶?”

老子道:“柔水可滴穿坚石,微风能损高山之峻。柔者看似无力,然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可于无声无息间对至坚之物产生深远影响。以柔处世者,能屈能伸,不与刚者正面相抗,却可迂回化解,以巧劲破其锋芒,此乃柔之妙处。”

小普思索片刻,又道:“老君,‘无有入无间’此句甚为玄妙,还请老君详解。”

老子手挥拂尘,说道:“无有者,无形无象,恰似道之幽微难测。无间者,致密无隙,似坚不可摧之物。然无形之力量,可渗透至致密无间之处。如人心之念,虽不见其形,却能深入重重阻碍,改变事物之态势。此亦表明道之无为之功,不刻意为之,却能无所不为。”

怡宝再问:“老君,那‘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于尘世之中,吾等当如何践行?”

老子缓声道:“为师者,不必滔滔不绝,以身作则,行止合道,弟子自能感悟。为政者,不烦扰百姓,使民自化,民富国安。世人若皆能于无言中体悟真谛,于无为中顺应自然,不妄加干涉,不强求结果,则天地万物皆能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然此等高境,尘世之中鲜有人能及,诸君当勉力为之。”

小普与怡宝闻之,再次行礼,心中对这道德经之理又多了几分领会,只盼能在这纷扰世间,将此智慧化为己用,践行不辍。

老子轻抬眼眸,继续讲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怡宝恭敬请教:“老君,世人多追名逐利,为何您言‘名与身孰亲’?”

老子叹道:“虚名浮利,不过过眼云烟。人若为声名所累,奔波操劳,损精耗神,危及自身康健与安宁,实则本末倒置。身者,乃载道之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珍视己身,莫为虚名而舍本逐末。”

小普问道:“那‘身与货孰多’又作何解?财物于世间生活亦为必需,难道不应积累?”

老子摇头道:

“财富和货物虽然可以作为生活的支撑,但倘若一个人贪心不足、欲壑难填,毫无节制地积累财富,让自己的心被外物所奴役,那么他就必然会逐渐迷失掉本真的自我。

那些富裕之人往往因为拥有太多的钱财而招惹灾祸上身;贪婪之辈则由于对货物的过度追求而丧失了德行操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77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