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上任赞普不就是因为好面子的原因,非要逞英雄留下来断后才被擒的吗?”
“难道王上你要步他的后尘吗?那我们的吐蕃..该何去何从啊?”
郭开痛心疾首的劝解着尚庸。
他是真的痛心疾首,明明李承乾让他真心实意的辅佐吐蕃。
可...为什么吐蕃在他的手里面,逐渐快完犊子了呢?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定是禄东赞在搞鬼!
“也罢。”
尚庸权衡了一下利弊以后,发现立景教为国教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先不说本土宗教因为太过原始导致被景教成体系的教义打的溃不成军,如今它的范围已经退缩到了吐蕃族地的那一小撮范围里面,便是尚庸本人,在了解到景教以后,也有了改信的想法。
因为花钱可以购买赎罪卷救赎自已灵魂,让自已死后可以升天的教义太符合这群缺德的贵族有钱人了。
而且景教的教义强调“顺服在上权柄”,要做到教会和世俗权力的分离,避免挑战君主权威,这本就是极为符合君主利益的教义。
其提倡的“十诫”道德律,亦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其实我更倾向于天竺的佛教的,我从未想过一个宗教居然能够将自已的百姓驯服到那种程度。”
经过尚庸短暂的了解,那些天竺的贱民们似乎相信自已这辈子受苦死后,下辈子就会成为上等人压迫别人。
这种教义...对于统治者来说,实在是太爽了!
但尚庸转念一想,若是他的军队和百姓都变成了这样,还如何在东土大唐面前保持独立?
怕不是大唐的军队上来转一圈,他和他的百姓,就都变成奴隶了。
只要你别试图抬高贱民的地位,那么你的统治地位便会高枕无忧。
“大相,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啊。”
尚庸念头定下以后,越看郭开越顺眼,这个大唐人,似乎真的将吐蕃视为了自已的故乡。
“这都是王上领导有方。”
郭开毫不揽功的说道:“若无王上,我一个外乡人,又如何能够成为吐蕃的大相?”
“若无王上,吐蕃又怎么能够从战败中快速走出来?”
“若无王上....”
两个狼狈为奸的家伙开始了互相吹捧起来,如今的吐蕃落到这两个人手中,那可是一点前途都看不到了。
真是可喜可乐。
而尚在松州还没离开的禄东赞并不知道,他要和他儿子们将天赋带到大唐去。
去成为神皇膝下,最忠诚的...狗。
但相对比他们原本的命运轨迹来讲,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连绵的细雨,如细线般织满了洛阳的天空。
77读书网